当前的市场冲,工业4.0热度居高不下,但是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国内工业化发展的基本事实:中国还不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大国还有很长的距离,目前的中国仅仅是加工型大国。所谓的“制造”,意味着规范、标准、工艺、设备及流水线。在现代工业的中,图纸最能体现“制”的特点,机器化大生产的所有工序都必须严格依据图纸进行操作。然而,国内很多工厂的图纸是从国外引进的,国内的工业设计连自己把握主动权都没有做到。
 
  现在的工业强国德国,曾经也是依靠引进流水线发展起来的。但是在当时,英国人把德国生产的产品贴上“Made in Germany”的标签,表示次品、山寨。受到刺激的德国人不得不进行调整,制定行业标准,主抓产品质量,成功地实现了逆袭。反观国内的工业发展,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并没有快速跟上,行业标准与世界发达工业国相比还有很长的距离。
 
  柳冠中曾经举过螺丝钉的例子。目前,国内能生产的最小型号是M3,而更小的M1螺丝钉直到今天仍在依赖进口。事实上,中国的螺丝钉厂不计其数,而工业发达的日本,全国却仅有一座螺丝钉厂,这家企业精益求精,产品质量保证,产品系列全面。这种“小而全”的特点,是典型的“小生产社会观念”,与竞争激烈、无法实现优势互补的工业化社会相比,其产品更具竞争力。  
 
  很多人都会发现,贴着“Made in China”标签的产品正在锐减,这说明支撑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人口红利消失了。许多企业管理者都会问,“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救活企业?”柳冠中指出,制造企业的生存之道,还是要从夯实基础开始。当然,政府也要为企业做长远打算,一些基础的行业标准、技术研究、专利保护等,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牵头来做,才能有效果。